600多年前,郑和七下西洋
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
海南岛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
【资料图】
必经之地和重要中转站
从古至今
海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为彼岸、互通商贸
人员往来、货物贸易几乎从未间断过
今天(7月11日)是中国航海日
让我们穿越回古代
看看那些漂洋过海、畅销各地的海南好物
槟榔
古代海南对外贸易的“明星产品”
槟榔。资料图
要论古代海南对外贸易的“明星产品”,槟榔当仁不让。宋代赵汝适在《诸蕃志》中说:“鲜槟榔、盐槟榔皆出海南……商舶舆贩,泉广税务收数万缗,惟海南最多。”因为出口量很大,政府开始征收槟榔税,并且槟榔税在海南税收中占有很大比例。
琼岛槟榔贸易繁盛,清代吴者仁还以此为题作《槟榔赋》,直言当时来往的商船“揽艨艟,屯箱轴,舟交樯,车击毂”,而槟榔“或鸥浮巨海,数日直抵江门;或足捷长途,经旬乃至梅菉”。一担担产自海南的槟榔经包装过海后,从水陆两路分销运往闽、广、浙诸省,以及南洋各地。
清初屈大均在《广东新语》中提到,海南槟榔“岁售于东西两粤者十之三,于交趾、扶南十之七”。海南每年槟榔产量的十分之七要销往交趾(今越南)、扶南(今柬埔寨)等地,这说明当时海南与东南亚地区槟榔贸易往来频繁。
沉香
品质上乘冠绝天下
沉香。李幸璜 摄
作为冠绝天下的良品,海南沉香备受古人青睐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的描述可谓一锤定音:“冠绝天下,谓之海南沉香,一片万钱。”
在现存史料中,北宋宰相丁谓被贬海南期间所撰《天香传》第一次系统论述海南香料,其中记载:“闽越海贾,惟以余杭船即香市,每岁冬季,黎峒待此船至,方入山寻采,州人役而贾贩,尽归船商,故非时不有也。”每年冬季,闽越商人的船只不远千里跨越山海,驶至偏远的琼岛,只为觅得当地上好的香料用于贸易。
梳理古代海南对外贸易商品类型可发现,香料舶卖盛行甚久。香料不仅被运往内地作为贡品或供达官贵人、文人雅士使用,也是远销海外的紧俏货。据史料记载,浙江船主朱仲扬曾将海南的沉香等特产贩运至日本。
广幅布
曾远销东南亚
崖州被。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
当优质原料与精湛手艺相结合,黎族先民便创造出领先的纺织工艺,诞生了广幅布传奇。
广幅布始见于秦汉。汉代黎族先民织成的棉布因质地柔软,“幅广五尺,洁白不受垢污”而闻名海内,成为上贡朝廷的珍品,驰名海内。
在历史上,作为日用之物的海南广幅布受到海内外商贾们的喜爱,曾远销东南亚。
椰雕
小小椰壳雕出“天南贡品”
用椰子壳雕刻的将军瓶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
海南椰雕可追溯至唐朝,将椰壳锯正制成瓢、勺、碗、杯作为吃喝用具。经过唐、宋时期,椰壳使用率越来越高,被制作成日用品,慢慢进入了人类生活当中。
宋代以后,椰雕碗、椰杯、椰壶已流行于文人雅士的宴席。明代唐胄纂写的《正德琼台志》记载:北宋绍圣四年(1097年),苏东坡谪居儋耳,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,谓之“椰子冠”,还留下了“自漉疏中邀醉客,更将空壳付冠师”的诗句。
明清两代,海南椰雕更是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,因此有“天南贡品”之誉。20世纪50年代,海南椰雕已畅销世界各国。
藤制品
一根藤从山野走进皇家
藤凳。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
在历史上,海南藤编可谓是赫赫有名。道光《琼台府志》载,唐代振州(今三亚地区)所产的藤盘已经成为贡品。正德《琼台志》又载,振州上贡“金、五色藤盘”等珍品。
山林中随处可见的藤条经能工巧匠制作,成为精美的藤编产品。唐代描写岭南风土的书籍《北户录》记载:“琼州出五色藤、合子书囊之类,花多织走兽飞禽,细于锦绮,亦藤工之妙手也。” 海南藤工将走兽飞禽的形象呈现于藤编产品之上,体现了其匠心妙手。
《唐大和上东征传》中还记载了鉴真从扬州出发时,备办海粮购买了琼州产的白藤簟十六领、五(色)藤簟六领,由此可见,在唐代海南的藤制品已经远销到江浙一带。
《广东新语》载:“大抵岭南藤类至多,货于天下。”海南岛盛产藤类,古时海南人因地制宜,用藤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藤编产品,其中的一部分流入上层社会,成为备受瞩目的家居产品。
海南黄花梨
黄花梨家具成为皇家贵族追捧的对象
海南黄花梨家具。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
气候独特的海南岛,滋养出气质独特的树种——海南黄花梨。海南黄花梨既是历代珍贵的家具原材料,也是海南岛主要贸易产品之一。
明清两代,我国家具发展进入高峰期。材质细密、纹理隽美、香气迷人的海南黄花梨深受匠人喜爱,黄花梨家具成为皇家贵族追捧的对象。后来,因砍伐无度花梨木资源日渐枯竭,一木难求导致黄花梨家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
正是由于海南黄花梨,造就了中国家具的辉煌巅峰,为中国古典家具增添了永恒的魅力。而中国古典家具,则为海南黄花梨“著书立说”,让海南黄花梨漂洋过海、名扬天下。
海南牛
明清时期远销大陆
儋州蓝田村的黄牛。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
在北宋之时,苏东坡在痛斥海南杀牛现象的《书柳子厚牛赋后》中说到,海南的牛是从高州、化州装载渡海来到海南。到了明代,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,海南从牛的输入地一举变为牛的输出地,而牛皮、牛角等也都是海南对外输出的货品。
明朝时期海南出现牛羊遍野的场景,以致海南要征收牛税。牛税和槟榔税是当时海南收入最多的两种税收,万历《琼州府志》中记载,隆庆、万历年间因为兵饷不足,朝廷巧立名目征收税银,牛税就是其中的一种,并且仅次于槟榔税,琼山、澄迈、临高、万州等地牛税都很高。
从珍宝到土特产
从手工产品到牲畜
一货一物可以窥见海南古代商潮
时至今日
这些海南好物依然占据商圈重要地位
丝路往事,穿梭千年
广袤无垠的南海
络绎不绝的商船将继续扬帆穿行
*资料来源:海南周刊
关键词: